山东飞龙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电 话: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机:13863588378
传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联系人:韩经理
经济增长放慢应适度放松紧缩力度
作者:admin    发布于:2013-1-23 8:27 Wednesday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期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放慢,2006年经济下行的迹象比较明显,但不会出现大的滑坡,通货紧缩可能性不大
“当前经济总体运行良好,预期出口、投资增长呈下滑趋势,消费需求增长平稳;预期CPI跌势趋缓,房地产市场走势平稳,国际油价温和上升并在高位徘徊;外商直接投资预期继续回落;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缓解;预期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但不会出现大的滑坡,2006年出现通货紧缩可能性不大。”这是参加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9月底进行的中国经济学家信心调查中,60位在国内有代表性、对宏观经济有研究的经济学家的普遍判断。
调查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11(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二季度回落0.09点,为2004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值,但仍处于对经济形势表示满意的水平。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潘建成说:“经济学家们建议应适度放松宏观政策的紧缩力度,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加快改革步伐,尤其是在要素改革上要取得突破。”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经济学家们认为:
经济运行基本正常,经过一年多的宏观调控,宏观经济已得到明显降温。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前的经济运行状况,12%的经济学家认为“偏热”,比一、二季度分别减少27和4个百分点;69%认为“正常”;9%认为“偏冷”,与二季度持平,比一季度增加5个百分点;10%认为“尚难判断”。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总体来看当前经济运行处于“不冷不热”的正常状态。
出口、投资增长预期下滑,经济学家信心继续回落。导致经济学家信心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对未来经济走势趋于下滑的预期和担忧。从需求的角度看,与一、二季度情况类似,经济学家对当前出口的满意程度仍高于对内需的满意程度。
对未来6个月的趋势判断,9%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6个月的经济形势会“好转”,比一、二季度分别减少16和5个百分点;72%认为将保持“不变”,19%认为会“恶化”。预期经济景气指数为4.59,比一、二季度分别下跌1.21点和0.07点,表明经济学家对未来经济走势趋于下滑的担忧。
预期CPI跌势有望趋稳,2006年出现通货紧缩可能性不大。今年以来,主要受食品市场持续下滑的影响,消费品市场涨幅保持回落的态势,1-8月CPI已接近回落到2%以内。对于未来6个月的物价走势,16%的经济学家认为CPI会“上升”,比二季度减少7个百分点;23%认为会“下降”,比二季度减少14个百分点;61%认为会持平,比二季度增加21个百分点。调查表明,经济学家预期短期内CPI上升的可能性不大,而进一步下跌的动能也不足,以此推算,全年通胀率可能保持在1-2%之间。关于CPI的下滑引发对通货紧缩的担忧,调查显示,1/4的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很可能”出现通货紧缩,不过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可能性不大”(68%)或“不可能”(7%),与二季度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近期内国际石油市场可能会在小幅上升过程中趋于平稳,未来6个月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预期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回落,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缓解,股市基本盘稳。
综合上述判断,绝大多数经济学家(85%)预期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虽比2004年有所放慢,仍将保持9%以上的高速增长,其中70%认为在9-9.2%之间。考虑到出口、投资持续上升的动力不足,经济学家预期2006年GDP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其中只有7%认为将继续以超过9%以上的速度增长,绝大多数(85%)认为在8-9%之间,其中63%认为增长速度在8.5%以上。调查表明,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经济下行的迹象比较明显,但不会出现大的滑坡。
基于这样的判断,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第一,适度放松宏观政策的紧缩力度,保持利率基本稳定。在宏观经济趋于下行的情况下,更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应适当调整宏观政策的紧缩力度。
第二,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在出口和投资增速将放慢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经济学家建议:提高居民所得税起征点至2000元,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强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和对高收入阶层税收征管,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大众消费;抑制教育、医药、房价等大项支出市场上涨,减轻居民后顾之忧;支持农民更大幅度增收减负,对农民提供更多的贷款等金融支持,切实普及免费义务教育,促进农民的消费增长;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利润不应全部用于再投资,而应逐步地用于国民再分配。
第三,加快要素行情改革步伐。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来自要素行情尤其是土地、资本行情改革的明显滞后。对此,经济学家建议加快要素行情改革步伐,将政府掌控和进行要素配置的权利交给行情。一是政府逐步退出土地行情,从行情的直接参与者向规则制定者和行业监管者的角色转变,积极推进土地的行情化交易,在规则制定中要充分考虑并明确农村居民对于他们世代劳作居住的土地的根本权益;二是开放和搞活农村金融行情,纠正资本行情扭曲所带来的农村资金净外流,改善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金融服务,同时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实现金融主体成分的多元化
技术支持 聊城百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