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机:13863588378
传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联系人:韩经理
我国正迎来核电发展的高峰期,10年之内,核电比重将翻两至三番。然而,在大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铀矿资源不足是否会成为阻碍我国核电发展的障碍?大规模核废料处理技术是否成熟?设备制造业是否过关?技术路线之争是否依然存在?
带着这些问题,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三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理化工程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念念,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傅锐以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
核电发展潜力巨大
《科学时报》:中国核电发展的潜能有多大?
陈念念:核电在整个生产链中碳排放几乎为零,这是其他新能源都很难做到的。尤其在现在低碳经济的时代,核电的巨大潜力就体现在这里。核电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因为铀矿也会用完,但它是从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之间一种很好的过渡能源。在过渡期内潜力巨大,还需要充分挖掘。
目前我国核电比重只有不足2%,到2020年争取达到4%~5%。目前世界上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平均为15%左右。我国煤炭资源很丰富,不必追求和世界平均水平看齐。按照现在的规划到2020年实现4%~5%也很不容易,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刘永: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核电是头号选项,因为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目前核电在电力结构中占的比重很小,今后将有很多核电站上马。
《科学时报》:目前我国的核电项目主要集中在沿海。对于未来我国区域用电的需求和核电布局问题你如何看待?
陈念念:区域用电和需求是我国一个特殊的问题,需要同化石能源结合起来考虑。核电需要科学布局在化石能源比较贫乏的地方,因为核燃料有运输优势。像山西这样的产煤大省近期内没有必要搞核电,发展一些清洁煤技术就可以了。我国没有在山西、陕西布局,在甘肃等地少量布局,我认为是很科学的。
刘永:核电也要因地制宜,没必要各省都建,要跟经济布局相协调。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衡,西部能源比较丰富,而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却比较缺乏,因此,东部地区可能会布置很多核电站。
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发展核电要注重质量和安全问题,不能大跃进,核电质量比速度重要,核电上得越快,安全质量方面的监管力度就越要加大。到目前为止,核电的速度是适度的。
《科学时报》:我国在从核燃料供应到核废料处理的整个产业链是否能跟上核电发展?
刘永:核电大规模发展后,核废料问题会凸显出来,需要加大这方面的科研创新投入。
陈念念:我国铀矿相对来说不是很富有,但从探明的情况来看差得不远,问题是大部分品位不高,并且比较分散,采集成本很高,经济性不好。为规避风险,我认为应该两条腿走路,在加强国内勘探的同时从国外进口一部分。要实现2020年4%~5%的目标不能排除进口,并不是因为我国储量不够,而是能力不行,经济性也不一定合适。
核废料的处理我们一直较为落后。核电大发展是近几年的事情,以前都是处理少量军用核废料,大规模的核废料处理还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这方面国家给与相当投入,尽快跟上核燃料循环利用的能力。
核燃料循环是一个很大的体系,有些技术已经跟国际上差得不远了,如核浓缩技术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但是设计技术、材料的国产化还需要尽快做起来。燃料供应依赖国外也存在风险问题,需要尽快国产化。目前,我国核燃料生产和加工的能力已经超前配置,如果能按计划实现,就完全能满足核电大发展的需求。
二代改进型暂不能放弃
《科学时报》:我国核电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多大比例?
陈念念:核电技术的知识产权是个大问题,现在我国除了初期建设的几个几十万千瓦的核电站以外,全部都是引进的,而且关键设备的制造也主要依托国外,知识产权基本在别人手里。这是一个急迫的问题,但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国外引进的二代技术我们已经消化吸收得差不多了,现在急需把第三代先进的核技术消化、吸收,变成我们的自主技术。
《科学时报》:如何看待核电技术二代改进型和三代之争?从技术和经济性上谁更划算?
陈念念:现在二代改进和三代的争论比较多,国家的政策已经定下将来发展第三代技术。第三代技术比二代更为先进,这个发展方向没有错,关键是从第二代过渡到第三代的时候怎么分配比例,是否完全放弃第二代。
我个人认为,盯死一条技术路线有失偏颇,成熟的技术路线不应该轻易放弃。并且,完全依赖第三代技术风险比较大。现在我们的三代技术主要是引进美国的AP1000技术,这个堆型全世界都没有,浙江三门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全世界第一个。而在美国国内对于第三代堆型的安全性还存有质疑,认为其并不完善。
因此,为了规避风险,二代改进不能放弃,尤其是内陆核电站,发生事故比沿海严重。三代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可以把安全系数提高很多倍,但是不能反过来说二代改进型就不安全。虽然先进性、安全性差一些,但也有基本的保证。
我认为现在成熟的二代改进型应该多布局一些,不要上来就把AP1000布太多。万一第一台有问题,后续的跟不上,就会影响到我国整个核电规划。应该有一个后备方案,有些厂址是机动的,一旦AP1000出现问题可以使用二代技术。
况且,三代技术单位发电量的投资目前还是远远高于二代改进型的。从经济性上考虑,有些地方经济实力不是很雄厚的话也可以选择二代技术。
傅锐:从我看的资料来看,美国人内部对三代技术还有争论。由于过去没有运行经验,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谁也不知道。
总体来说,技术路线按照国家政策发展百万千瓦级的AP1000,但是我认为在内陆经济不是特别发达、资金不是特别充足的地方能不能搞一些小核电,不要一搞就是大的,允许各种各样的想法。
在经济性上,三代技术将来如果能做到完全国产化,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刘永:三代技术和二代改进型各有千秋。相对来说二代技术更为成熟可靠,已经建设运行了,但是从先进性、安全性来说,三代肯定应更好,但经济性并不一定好。现在全世界都没有建过三代技术的核电站。谁都不能拍胸脯说三代肯定比二代改进型好。
我的基本看法是最好两条路子并举,都去尝试。不要因为有了三代的了,就把二代完全停下。从安全性来说,二代改进型也是相当不错的。
《科学时报》:有人认为,目前的发展状况有导致国内自主产权的核电技术被边缘化的倾向。我国对第三代技术的自主化是否有时间表?
陈念念:三代技术由于刚引进,只有一些软件方面的技术资料,也没有成熟的运行经验,还没有真正掌握关键技术。但今后肯定是要掌握的,不可能一直依赖国外技术。核电技术包括制造长期掌握在国外手中是很被动的事情。国家对第三代技术采取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线。现在应该加大技术力量尽快实现第三代技术的自主化。
傅锐:AP1000是先进的堆型,不可能总是引进,我认为2020年能够实现三代技术的国产化,因为我们的技术能力并不弱。
刘永:国家在引进AP1000的同时启动了重大专项开展关于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研发,这就体现了国家要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决心。AP1000毕竟是一个国外的品牌,我们肯定不能用这个牌子几年几十年,必须有创新。
另外,引进技术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民族品牌。我国自主技术品牌的核电一定要向政府证明自己是安全的,在这一前提下,政府就要允许它发展,让市场有一定的竞争。
体制问题急需理清
《科学时报》:如何加速中国核电的自主化?还有哪些体制问题需要理清?
陈念念:现在三大核电公司侧重点不同,在技术方面的协调我觉得很不够。吸收三代技术不是一个公司能够很快做到的,如果能集合3个公司的能力一起消化、吸收速度会快很多。现在技术力量不能整合,必须由国家出面协调。
傅锐:现在看来资金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技术力量能否跟上,我们有没有这么多人才。现在理工专业不是热门,尤其核工业工资不高,还往往处于偏远地区,没人愿意干。国家要鼓励年轻人投身这个行业。
另外我考虑的比较多的就是体制问题。将来还会出现很多核工业企业,必须考虑到这个行业的军工特性,体制上不要形成内部的恶性竞争。核燃料引进要统一成一个渠道,由国家垄断,一致对外,不然会被别人钻空子。我国很多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几个买家都是中国的,内部竞争,最后把价钱抬上去了,吃亏的是自己。
刘永:核电发展到今天,最大的瓶颈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体制问题。核电最主要的矛盾是,有些集团能力很强,拿到任务跟实力不匹配。也就是说,资源没有有效整合和利用。
《科学时报》:如何看待中国核电市场投资多元化的问题?
陈念念:投资可以多家,包括不是搞核的集团单位都可以参与。但是核燃料运营主体只能是一个,这里面包含敏感技术,事关国家安全,必须由国家严格控制。
傅锐:我赞成投资多元化,可以搞股份制,让民间资本进来投资,但是在具体工作上并不是谁都能做,还有些技术问题需要专业人士操作。
另外,核燃料产业只能是一家,核废料处理也是一样。现在核燃料可以从外面买,一些国家工业规模比我们大,成本低、竞争力强,如果国家不统一起来,自己的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市场经济当然要引入竞争机制,但是军工行业又有其特殊性。
刘永:中国核工业要发展,肯定要多元化。多元化更多是体现在投资上的。但核电门槛很高,具体经营核电的还应该是有限的。核电工业结构应该由数家并举,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投资多元化而不是建设单位的多元化。
目前没有一家核电公司上市。据我所知,有关企业也正在积极酝酿上市。核电上市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