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飞龙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电 话: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机:13863588378
传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联系人:韩经理
明年中国经济十大看点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2-2-1 4:47 Tuesday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面前,2009年,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快速反转的“V”型曲线,令全球各大经济体为之侧目。即将到来的2010年,对中国经济而言将是一个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要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有关专家认为,如何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

看点1保八无忧重心转向调结构

在今年经济增长成功实现V型反转并且保八无忧之后,明年我国GDP增长可能更快,经济结构也有望有所好转。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今年一季度我国GDP仅增长6.1%,但随着经济刺激政策逐渐发挥作用,加之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慢慢被激活,二三季度GDP增长逐步加速。根据目前情况判断,四季度经济增速无疑将进一步加快,全年保八已无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近日表示,预计中央四万亿刺激计划当中,有2075亿元在第四季投放,令第四季中国GDP增长约10%,全年GDP增长约8.5%。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近日也表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完全可以达到或超过8%,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企稳,V型反弹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今年接近尾声,近日国内多家机构发表了对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其中,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预测,明年中国GDP增长率将回升到9%左右,CPI涨幅在3%以内。蓝皮书称,9%的增长率是在“世界金融危机不再进一步严重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的前提下做出的预估。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则认为,2010年我国GDP增长有望达8.5%左右,与2009年大体持平,经济增长和物价有望实现“双稳”运行态势。

中信证券最近发表的年度策略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企业盈利都将在2010年出现明确的、实质性的好转。预计明年GDP增速将由2009年的8.6%回升至10.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约2.6%。

余斌则表示,受惠四万亿计划在明年的投放,及外贸出口回升,明年经济形势应优于今年,但没必要追求过快增长,GDP增长8%及CPI涨3%应为最佳途径。

随着经济增长企稳回升形式的确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质量并举。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桂田认为,在明年的经济发展中,结构调整将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进一步解释,首先,经济区域结构的调整力度将加大,将着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也将加大,将对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调整。特别是在低碳减排方面,政府可能会在排放、可替代性能源、解决环境污染等方面加大力度;其次,依赖出口、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将转变成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第三,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追求GDP增长速度,转到速度和质量并重的方式上来。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则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但是经济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有力解决,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深层次上是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冲击,因此急切需要在目前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调结构。

“明年要保增长并不难,但是调结构是个难题。”他分析认为。对于如何调结构,姚景源指出,调整结构本质上要从生产角度来进行,要将主要依赖第二产业来发展的现状改变为三个产业均衡发展,其中主要是扩大第三产业。

中信证券认为,在结构调整方面,放松垄断行业管制将是2010年的重点,预期政府将大力放开垄断和管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如石油、铁路、电信、市政公用设施,以及医疗、社保、教育、文化传媒等社会事业。

看点2货币政策微调力道有讲究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已经确定,这决定了明年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也将是“万变不离其宗”。但如何在继续维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管理通胀预期”;又如何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其中的“微调”之道,格外为市场所关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来看,货币政策的原则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无论在执行中微调的频率与力度如何,货币信贷的环境仍将是适度宽松。而“重点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是微调需要遵循的原则。

央行今年年中即表示将“动态微调”。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尽管新增贷款规模有所下降,但货币信贷总体流动性依然宽裕。央行所采取的微调措施,未从根本上改变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根基。

尽管金融危机带来的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我国和世界经济出现了向好的变化,但经济的企稳复苏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支持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强,因此,政策宜保持连续性。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明年货币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强调灵活性,微调将在所难免。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将动用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市场化的手段来调节流动性外,央行也特别强调将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这种信贷结构的变化,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微调的一种手段。

今年下半年以来,作为央行最主要微调手段的公开市场操作,活跃度大大提高。数据显示,央行第三季度共发行央行票据1.3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8700亿元;同时,7月初重启1年期央票发行,以优化操作期限结构。

农行战略管理部总经理胡新智认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政策上动态微调仍将持续,而且频率、力度都将加强。“当前经济形势尚未出现全面好转,如果经济好于预期,则公开市场操作适当收紧;低于预期,则适当放松。”

此前,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旦公开市场操作不能满足流动性调节的需要时,央行可能会启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但该工具的运用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这或许仅是货币政策的一个宣示性作用。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数量工具仍将是明年的主力,他认为明年最多加息一次,也可能根本不加。

看点3财政投入重在改善民生

年初财政收入的大幅下降,使得不少人担心积极财政政策是否能够持续。然而现在再看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恐怕很多人会发出“不差钱”的感叹。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1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达6339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已经完成了全年收入预算的95.7%。而支出方面,1-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只有56235.97亿元,与年初预算支出的7.5万亿元相比,12月份还有将近两万亿元的支出空间。

在财政收支矛盾不再突出的同时,明年财政重点会投向何方,也吸引了不少人关注的眼光。专家们指出,多方信息表明,与民生相关的领域,和技术创新等与调结构相关的方面,明年将受到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的青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明年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

实际上,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一直都是财政支出的重点。财政部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支出增长较快的项目主要是: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增加1306.86亿元,增长72.4%;环境保护支出同比增加319.66亿元,增长38.5%;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加438.25亿元,增长30.3%;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加540.05亿元,增长2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加713.16亿元,增长12.7%。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研究员杨志勇认为,与今年的财政支出重点一样,明年财政支出还是会偏向公共服务,改善民生,范围很广泛,“但基础建设的方面可能会减少一些。”

增加民生领域的投入也符合四万亿的投资方向。据发改委主任张平介绍,四万亿投资的重点锁定在关注民生、关注“三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同时,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民生、社会保障、医疗体系改革在明年需要更多的投入。”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指出。

另一方面,调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也将是明年财政要重点支持的领域。刘桓分析,十大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出台后,相关产业的情况有了很大好转,所以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就在于调结构,而这需要大量财政投入。

据发改委主任张平介绍,未来我国将下更大力气推进结构调整,并把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专家指出,督促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升级换代,技术创新,都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

看点4外贸回暖途中仍有波折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出现了急剧萎缩,贸易摩擦频发,我国外贸总额也告别了此前连续多年高达20%-30%增长的局面。海关统计显示,1-11月,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19640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其中出口10709.8亿美元,下降18.8%;进口8930.2亿美元,下降15.8%。

尽管如此,专家仍称,我国在全球贸易额下降的情况下,外贸份额还是在不断扩大的。对于明年的外贸形势,专家普遍认为增速大概会在10%左右,而其决定因素还是外部市场的恢复程度和相关政策取向。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能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说,只要明年外部情况继续好转,并且我国的一些政策措施没有大的变化,能够继续保持今年这样的支持力度,预计明年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幅度会在10%左右,出口增长幅度会接近15%。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明年外贸增速的判断也基本相同,认为明年的增速大概在10%左右。

鲁政委说,“外贸完全恢复需要2-3年时间。”他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部市场,“外部市场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仅取决于外部实体经济是否已经恢复,也取决于政策的选择。”

对明年世界经济形势,商务部在一份报告中提到,“明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难以大幅反弹。”报告称,主要发达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空间有限,并且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可能继续恶化,消费和投资自主增长难有明显起色,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初,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01起贸易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说,中国遭受的贸易摩擦在增多,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而且绿色壁垒使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更为艰巨。随着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由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一,国际间的政策合作意愿减弱,协调难度加大,处理不好将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此外,专家分析,危机发生后,一些发达国家提出重振制造业,企图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可能继续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争夺国际市场。这将使中国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在传统优势产品领域面对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挑战。

基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相关部门将明年外贸增长目标定为8%左右,略低于市场预期。这表明,对于恢复中的外贸形势仍无法过度乐观。

看点5内需提升空间有多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目前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日渐悬殊的情况下,扩大居民消费无疑成为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9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阐明了2010年的消费和投资政策重点。

“消费增速比预想的要好得多。”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巡视员王斌指出,前三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1%,实际增长17%,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措施,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前三季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比二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但是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比,消费无疑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7.7个百分点的增长中,投资占了大头,贡献7.3个百分点,消费贡献4个百分点。

王斌指出,明年扩大消费仍有不少有利条件。首先,今年一系列政策的效果将在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后进一步显现。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大多为长线投资,其对消费的协同效应也会在今后逐步显现;其次,消费信心将继续回升,有利于消费规模扩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的转正,也有利于消费增长提速。

“初步预计,2010年消费市场将以平稳回升为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左右。”王斌对记者表示。

专家普遍认为,在消费获得良好提升的情况下,其对内需提升的意义会更为重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进一步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居民消费,并细化了多项措施,包括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等。而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消费的八项政策,迅速将有关政策落实,足以显现国家对扩大消费的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当前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财政倾斜,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制约了居民消费的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对于扩大消费的具体措施,王斌认为,短期目标应立足于引导消费升级,提高消费质量,扩大消费份额,促进消费增长;长期要着眼于改善分配和投资体制,健全社保体系,提高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最终消费率。

看点6增加居民收入如何发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将要过去的2009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形势严峻,保增长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尽管调结构的呼声一直未有停息,但在千方百计保增长的过程中,对其重视程度有所放松。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保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结构调整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投资与消费的结构调整将成为核心。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袁钢明认为,结构调整的需求非常迫切。他表示,要促消费就要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除了增加公共事业单位员工的收入,还要提高企业员工的收入,比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他还认为,目前刺激经济政策仍主要是放在投资上,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的部分举措也未落到实处,预计明年相关政策的力度可能会加大。

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等则是老话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在保增长的压力下,今年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所放松,并由此带来了一些产能过剩问题,他认为包括区域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等长期结构调整的目标,都需要靠市场动力和加大政策力度予以推动。

看点7房价会否继续涨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此,1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涨幅比上月扩大1.8个百分点。事实上,自今年5月份开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持续上涨。另外,房价环比呈上涨的城市数量也在持续增多,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房价上涨过快,不仅使普通群众住房难问题凸显,而且高房价会对居民消费形成严重“挤出效应”,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也会因此受到影响。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让房价尽快步入理性轨道是当务之急。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特别是在用地上要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此前,政府调整了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有关专家表示,此举增加短期炒作的成本,目的是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

“从有关政策来看,明年楼市下行的可能性很小。”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王永平直言。

“可以说,关于房地产业的有关政策明朗后,市场关于‘‘政策拐点’的担忧大为缓解。”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

需要指出的是,直接影响价格的“供求天秤”也倾向涨价一方。“由于今年很多开发商减少投资,明年初全国住房供不应求的局面会更突出,价格必定会被进一步推高。”住建部下属研究机构一位专家向记者直言。

事实上,就在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V型反转之际,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却没有跟进。

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全国商品住宅完成投资22369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9.5个百分点。“实际上,今年楼市交易量大增,也使库存量大降。”王永平说。

但也有业内人士及专家指出,明年房地产市场走向可能出现分化:在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有关政策作用下,今年以来涨幅巨大的一线城市楼市可能出现调整,房价涨幅逐步放缓;而受中央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政策的带动,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发展良机,可能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

看点8管理通胀预期胜算几何

即将过去的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与全球大部分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依托四万亿投资、刺激消费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快速、有效的措施,中国经济今年实现“保八”目标已无悬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达217817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据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大约下降了一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呈现“一枝独秀”之势。

“中国经济今年表现比较突出。明年经济增长不成问题,但不好说是否仍会一枝独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预计,明年全球经济的增速在3%左右,包括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都会有所增长。在此情况下,中国可能仍是世界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但是可能不会像今年这样,在外部经济增速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显得很突出。

在市场对明年经济增速没有疑虑的情况下,专家普遍向记者称,未来要更加关注多种风险。

“明年经济实现8%的增长目标应该没有问题。”黄益平说,下一步关于风险的问题就更要重视,调结构就成了主要的目标。

黄益平说,“管理通胀预期确实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他认为,如果通胀预期全面形成的话,下一步风险会比较大,管理通胀预期是很重要的工作。

对此,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也持同样观点。他说,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太多的意外。“而我担心的是2011年之后,中国经济会不会再经历波折。”他认为,2010年,中国的通胀还不会显性化,但是2011年后,通胀可能就会显性化。

鲁政委还说,美国经济逐步企稳让我们松了一口气,但就明年的情况来看,仍不能掉以轻心。明年美联储是否加息还不明朗,美元汇率走向也有悬念。鲁政委说,即使明年美元升值,如果美联储不加息,也不会升很多;但是如果美联储开始加息,美元将会经历一轮快速的升值,全球新兴市场包括中国都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我认为在明年,这种苗头可能就会出现,这时候人民币汇率、已经冲高的资产价格该怎么办?”鲁政委说,对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并重返美国的风险,必须及早加以防范。

鲁政委认为,现在需要考虑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以及对资产价格可能出现的泡沫保持关注,避免资产价格短期快速增长。

看点9区域经济格局如何优化

今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复了9个区域发展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出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表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

有关专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突袭我国,使“外向型”经济的沿海地区遭到了严重冲击,扩大内需成为化解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而国家及时出台区域经济规划,就是旨在通过构建新的经济布局,实现区域经济的“点”、“面”结合,从而进一步夯实扩大内需的基础,壮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能量,并希望通过发展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来拉动国内消费市场。实践证明,区域经济规划的出台趋势促进了经济的全面提升。

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区经济结构雷同,经常会出现争原料与争市场等不合理的地区间恶性竞争。中国人民大学区域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可云表示,中国要形成整体优势,首先要求区域范围内不同行政区加强合作。

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广杰认为,今年获批的9个区域规划,除了注重沿海布局外,还开始开发沿边,并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同时,将以往的外向型增长结构转变为“外需、内需共同发展”。

从这个战略意图上看,目前我国新的区域经济格局逐渐成形,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等横贯全国的庞大经济区域。

在密集出台区域规划的基础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的要求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对此,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这意味着目前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将在2010年得到更多政策支持,资源深加工等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进程将提速。

张可云表示,今后,东部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结构转换力度,尽快完成由外生工业发展向内生工业发展的转变;西部地区经过十年的基础准备,发展条件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西部大开发应该由为发展创造条件阶段向加速现代化阶段转变;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任务十分重,吐故纳新,重振昔日辉煌;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在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在协调区域发展中中部地区应该突出连接东西的纽带作用。

看点10哪些行业有望领跑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日前表示,今年GDP增长将达到8.2%以上,明年则升至10%左右,主要是由于财政货币政策超常规扩张,导致国内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超常规扩大。他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第四轮上升周期,经济复苏将强劲拉动投资和消费,原材料工业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领跑。

“迪拜债务危机只是一场局部危机,不会改变全球复苏的大趋势,美国二季度末已经结束了为期两年的衰退,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经济体复苏步伐加快。”他说,“我认为2010年开始,会有持续几年的全球经济复苏,现在处于复苏初始阶段。”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看好经济复苏这条主线,那么直接受经济复苏拉动的原材料工业将首先受益,其中主要包括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有色、化工、建材四大行业的影响,如果拓宽范围,可以将煤炭业纳入其中。

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行业明年将处于“产能增、需求增、库存稳、成本涨、利润低”的状况,需求面上,明年基建投资仍将维持高位,滞后的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明显上升,下游用钢行业的恢复带动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实际需求的增长。西南证券研究员刘喆预计,明年粗钢实际需求量约6.2亿吨,供给略微大于需求,在原材料成本的推动下行业平均价格上涨,全年波动幅度逐渐收窄,渐进走高,资源类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股将受益明显。

有色行业,今年在A股已处于领涨态势,从细分品种看,铜、铅价格涨幅最大,锌居中位,经济强劲复苏预期将继续拉升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度。国泰君安预计,2010年基本金属还存在20%-40%的上行空间,资源型公司仍是通胀主题和趋势投资的主流板块。资源型公司强于加工型公司,其中铅锌资源、电解铝子行业ROE提升空间较大。具有成本优势的电解铝公司、存在整合预期的铜业公司、黄金公司值得关注。

受益经济复苏拉动和煤矿整合,煤炭业明年仍然将是热点行业。国泰君安分析师杨立宏认为,明年年国内煤炭有效增量2.6亿吨左右,但需求增速达9%-10%,需求增量为2.7亿-3亿吨,煤炭将供不应求。应抓住煤价上涨主线,同时,关注资源重组辅线。

化工行业目前尚处于浅层复苏状态,作为中游制造业的化工行业明年有望延续复苏之路。复苏前期,化工企业将低成本扩张,企业获快速发展,包括改性塑料、炭黑、聚醚等行业,还有季节性需求旺盛的化肥、磷化工行业。

建材领域,对新项目的严格核准和落后产能的大力淘汰将使得明年下半年开始水泥、平板玻璃供给增长收缩的幅度远大于需求,长期以来过剩的局面将开始进入彻底扭转的阶段,企业的盈利预期和估值水平都将获得明显提升。

另外,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将获得巨大发展契机。中美两国对减排的切实承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智能电网、太阳能、风电、核电、电池五大类别将成为低碳产业的重点。特别是随着电动汽车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将孕育巨大机会,关键在于高安全性核心材料的研发与成本降低、电池系统设计及制备技术水平的提升、高性能和高可靠电池保护系统的研制、科学充电设备技术与标准的制定方面的突破。(上海证券报)
技术支持 聊城百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