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飞龙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电 话: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机:13863588378
传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联系人:韩经理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行业报告(1-2月)
作者:admin    发布于:2018-12-29 7:52 Saturday
有色 产销两旺 投资谨慎
产销开局良好
06年开局1-2月,有色金属工业生产与销售始终保持同步增长。在子行业中工业产值除了有色金属合金制造以34.25%的累计同比增长速度增长之外,其余子行业均以50%的以上速度增长,销售收入也以高于43%的增速发展。
今年1-2月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92.06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8.13%,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85.47个百分点。这一增长势头是在05年稳步增长之上的继续。尽管2005年全年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平稳增长,但增幅起伏不大。06年初始2月,全行业利润全面提升,良好开局将带动产业新年的进一步发展。
从行业利润率分析,有色金属业全行业的利润率从05年初的较低位置逐步回升,有色金属制造业在06年初始2月,利润增长与利润率均呈上升趋势,行业景气十分旺盛。
随着资源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05年有色金属行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06年全行业成本增长也在加大。06年1-2月全行业累计成本费用为1231.9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05年末上升6.7个百分点。铅锌冶炼业成本费用增长率显著降低,而铜冶炼和铝冶炼成本费用增长较快。
产量全面增加
06年1-2月有色金属主要产品单月产量与累计产量全面增加,只有锑产量有小幅回落。今年头2个月,有色金属产品中矿产铝、氧化铝、铝合金以及铝材产量均有较大增产。虽然铝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但受市场需求的增加,行业生产依旧旺盛。
2006年1-2月有色金属行业共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362亿元,同比增长49.43%,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近10个百分点。06年2月末产成品库存资金额为390亿元,比上年末354.36亿元增加35.64亿元,环比增长10.06%。
05年1-2月份,有色金属业行业与子行业产品销售率大幅下降,全行业降幅超过4个百分点。但这一现象并不能说明有色金属产品销售不旺,而是有色金属行业的产品销售在每年年初都有一个大幅波动,其销售率的变化应从长期变化趋势来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铅锌冶炼的销售率出现大的下滑,而该行业销售率自04年开始一直稳步上升,仅在06年初始发生大的转折,。
分析有色金属产成品资金占用额,05年全年同比增长率在10%-20%之间呈缓慢平稳增长,06年2月末同比增长率比上年末又有小幅上升;铜冶炼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额同比增长率是从05年初的-35%逐步上升到年末的30%左右,06年2月末同比增长与上年末基本持平;而铝冶炼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额同比增长自05年8月走出低谷后逐步攀升,在年末达到14.77%,而06年2月末则上升到45.21%,明确显示有色金属行业的产成品资金逐步增大。
进出口总体增长,局部下滑
06年1-2月,整个有色金属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103.6亿元,同比增长37.2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子行业中只有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出口增长良好,累计同比增长84.67%,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近37.15个百分点;而铅锌冶炼与铝冶炼业出口出现负增长,特别是铝冶炼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31.3%,其他子行业出口虽有增长,但增幅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06年1-2月有色金属产品出口有喜有忧,未锻造的铜(包括铜合金)、铜材和铝材出口大幅增长,而未锻造的铝(包括铝合金)、未锻造的锡及锡合金和未锻造的锑、粉末及废碎料出口大幅下降,且下降速度为20%和40%以上。
在进口产品中,只有铝材保持18.1%的同比增长,其余小幅增长或不同程度的下降。
有色金属业作为为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之一,今年1-2月在行业产销、利润比较旺盛的情况下,行业产品进出口有所下滑,由此说明国内需增大,市场活跃。
行业投资呈现理性增长
有色金属产品价格自2005年12月以来持续上涨,2006年在前期基础上又迈上新台阶。由于供应紧张,06年2月份国际锑价格比前一价格区域上涨了50美元。鹿特丹仓库铋最高含量为100PPM的锑交易价格目前达到了4200~4300美元/吨(前一价格区域为4150~4250美元/吨),二级规格货源价格也达到了4150~4250美元/吨。
4月6日,国际金价终于在业内人士的瞩目下再度跨过一个新的里程碑,突破了600美元每盎司的25年新高点。国内商品交易市场的金、银、铜、铝也再度大涨,纷纷再创新高。
导致铜、铝价格暴涨的原因主要是国际市场供货紧张。有关国际铜研究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2005年全球的铜产量为1684万吨,而消费量却达到1697万吨,需求略大于供给。国际市场上铝材同样存在供需矛盾。从去年开始,一些铝生产国也在减少产量。国内几大铝材生产厂家生产量也有所减少,产量下降,价格上升。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有色金属业固定资产投资自04年3月以来增速逐步下降,05年初位于近2年来的最低点6%,从05年3月开始缓慢回升,年末达到35%。06年2末17.8%的增速是一种理性的增长,在销售与利润两旺的形势下,表明业内投资持谨慎态度。
有色金属行业总体生产状况
有色金属业产品销售率
有色金属业固定资产投资
有色金属业利润率分析
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工业总产值(现价) 销售收入
实际值 增长 增速变化 实际值 增长 增速变化
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 1419.60 49.41 11.93 1335.41 49.33 12.25
铜冶炼 199.39 61.36 -4.24 201.11 53.45 -8.82
铅锌冶炼 126.79 53.6 25.93 116.27 43.04 -5.80
铝冶炼 259.13 55.97 38.80 223.83 54.56 34.46
有色金属合金制造 41.71 34.25 3.35 40.51 46.99 13.63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599.62 49.78 10.40 567.69 52.76 19.55
利润总额和亏损情况(单位:亿元,%)
利润总额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实际值 增长 增速变化 实际值 增长 增速变化
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 92.06 108.13 85.47 6.54 -25.85 -81.55
铜冶炼 13.47 129.46 39.22 0.24 -73.24 -52.44
铅锌冶炼 4.78 312.35 311.32 0.65 -32.41 -41.25
铝冶炼 32.35 143.67 152.31 1.13 -59.01 -302.84
有色金属合金制造 1.22 64.73 51.70 0.3 -8.78 -52.93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24.11 74.3 50.27 2.58 0.12 -42.11
2006年1-2月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单位:吨)
本月产量 本月同比 增速升降
与去年同期比 累计产量 累计同比 增速升降
与去年同期比
十种有色金属 1447397 27.33 14.8 2738530 20.31 7.6
铜 237077 31.55 20 455153 28.39 5.1
铅 206096 44.4 25.8 366080 30.47 13.8
锌 238653 25.35 21.2 428014 17.37 20.4
镍 9513 8.41 -15.5 18956 14.68 -6.9
锡 10054 19.07 15.1 18724 13.99 3.4
锑 8248 -9.45 3.4 17779 -2.96 -8.6
矿产铝 676452 21.58 4.1 1340502 16.39 0
金属镁 45036 24.03 8.6 76506 15.61 -10.9
钛 1045 61.57 65.2 2100 68.94 47
氧化铝 881808 48.3 37 1768576 43.96 29.6
铝合金 94318 38.84 56.4 192381 30.11 18.6
黄金(单位:千克) 22880 63.02 61.9 42471 -4.17 20.1
白银(单位:千克) 543093 32.36 31.3 1003970 19.31 0.8
铜加工材 372336 21.05 23.7 744164 11.41 -4.9
铝材 437835 39 24.3 924122 42.43 16.7
出口交货值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实际值 累计同期比 增速变化
与上年同期比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3.6 37.25 -21.04
铜冶炼 2.3 29.53 -64.32
铅锌冶炼 10.4 -0.73 -53.04
铝冶炼 5.6 -31.3 -88.56
有色金属合金制造 7.1 84.67 37.15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51.9 70.5 -15.13
2005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企业产成品库存(单位:亿元,%)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库存 同期比 铜冶炼业
库存 同期比 铝冶炼业
库存 同期比
200502 288.22 11.59 28.93 -35.03 42.16 -5.58
200503 300.75 10.17 38.31 -22.11 41.65 -12.5
200504 295.75 11.54 26.40 -13.01 44.08 -9.49
200505 306.22 9.95 29.28 8.83 43.00 -16.79
200506 317.71 12.97 29.10 19.68 42.19 -20.55
200507 337.73 17.03 31.12 25.64 41.32 -25.55
200508 338.08 17.51 30.60 32.61 44.12 -19.71
200509 344.87 19.5 32.52 31.57 47.26 -4.78
200510 359.70 20.06 32.71 28.69 49.07 1.66
200511 362.71 21.78 32.98 33.39 46.62 3.62
200512 354.36 27.79 30.12 28.37 41.39 14.77
200602 389.75 33.29 37.3 40.76 63.15 45.21

汽车 总体平稳增长 效益明显好转
产销:低基数上的快速增长
前2月汽车产销同比增长快速,但需要客观考虑去年同期较低的基数原因。
2006年前2月,国内汽车市场总体表现活跃,产销同比增长都达到40%以上的快速水平,双双超过百万辆。其中,乘用车产销增长超过60%,商用车扭转了负增长的势头,同比分别增长5.94%和8.22%。
但是,必须客观地看待这一增长形势,因为去年同期,即2005年前两个月,正是国内汽车市场特别是乘用轿车市场跌入最低谷的时候,月度总体产销量都仅在30多万辆,因此,仅从今年前两个月的同比增长看,不能说汽车市场又出现了2002年和2003年相似的"井喷"行情。实际上,如果就月度产销来看,今年前两月的产销与去年的12月份比较,还都有一定程度的环比下降,因此,汽车市场总体上只能认为是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
乘用车受春节的影响因素较大,商用车2月份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
由于2006年1月底恰逢春节,因此,1月份国内乘用车(主要是家用轿车)销售存在一个集中购买的季节因素,2月份春节已过,乘用车销售明显回落。不过,从前两个月商用车销售数量变化来看,自2月起商用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回暖迹象,这一方面体现在环比增长上,另一方面从同比来看,1月份商用车产销同比下降12.76%和10.27%,而2月份同比分别增长达到28.03%和28.76%,累计同比增长亦由负转正。
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前2月乘用车各次车型同比增长都非常快,相对而言,轿车和MPV增幅最为显著,其中,轿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达到85.83%。分月度看,由于在1月份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加之消费者持币待购即将上市的新车,2月份全国乘用车销售量与1月相比呈明显下降。
2月乘用车各品种销量与上月相比有明显下滑,而商用车行业则整体出现明显回暖迹象,在商用车各品种中,除客车和客车非完整车辆与上月比产销呈一定下降外,货车、货车非完整车辆和半挂牵引车产销较上月均呈现快速增长。
小排量和自主品牌依然是亮点
在国家对小排量汽车解禁以及油价上涨预期作用下,前2月小排量汽车销售增势迅猛。受此推动,自主品牌汽车厂家前2月竞争优势和地位进一步提升。
夏利、QQ等小排量轿车前2月继续位居销量排名前10的汽车品牌当中,且位次进一步靠前,统计显示,以小排量轿车生产为主的天津、重庆、安徽、浙江、黑龙江、陕西和通用在山东、广西的生产基地增幅都在一倍以上。
前2月,奇瑞、吉利、哈飞、比亚迪等本土品牌产销量增幅均实现翻番,轿车产销量前十大品牌中本土品牌已占据三席,特别是奇瑞,销量超过众多外资品牌,首次跃居前三,进入主流轿车品牌之列,凸显自主品牌轿车强劲上升潜力。
毛利率水平有所提高
总体效益明显好转
2006年前2月,在汽车产销同比快速增长带动下,汽车行业效益增长形势明显好转。表现在:销售收入增长加速,利润增速由负转正,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下降。
从汽车整车企业来看,持续了一年多的增产不增收局面得到扭转,统计显示,1-2月份汽车整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2%,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2倍。其中,15家主要轿车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8%,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倍。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等主流企业利润增幅超过100%,一汽大众、神龙汽车等扭转巨额亏损实现盈利。
轿车企业利润增幅明显超过产销量和收入增幅,原因一是轿车企业价格策略的调整和加快新车型上市的步伐,通过新车型赚取利润,同时下调产量不大的老车型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回避了主力车型价格持续大幅下降的被动局面。二是同期基数很低,去年1-2月份汽车整车行业利润处于不到10亿元的超低水平,为几年来的最低谷。今年1-2月份的利润总水平并未超出预期,因此二季度利润增幅将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回落过程,但盈利总体回升趋势不会改变。
成本增加不改毛利水平上升趋势
从数据来看,2006年前2月,汽车行业销售成本增长较快,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企业的销售成本同比增长超过30%,大大超过去年水平。不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销售成本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量的扩大所引起的,因为钢板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仍在低位徘徊,因此,行业销售成本的快速上升并非来自于单位汽车制造成本的上升。与销售收入增速比,前2月销售成本增长相对要慢,这使得行业的总体毛利率水平与2005年比有所提高而不是下降。
由于2005年底以及2006年1月份汽车市场销售旺盛,经销商库存清理较多,因此,截至到2月末,汽车行业业内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长较快下降,同比增长2.96%,增速较大程度上低于前两年。
进口增速大于出口
海关月度进出口统计表明,2006年以来我国汽车进口大幅增长,1-2月份,进口汽车2.9万辆,同比增长1.1倍,进口总额27.22亿美元,同比增长84.63%。汽车进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进口关税调低,以及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成本下降。二是预期对高档大排量汽车将调高消费税,刺激进口激增。
与急剧增长的进口相比,2006年前2月,汽车出口尽管仍保持较高增速,但明显不如进口增长,出口创汇增速水平也有所回缓。1-2月份,汽车和汽车底盘累计出口10.87万辆,同比增长41.4%,增速大大慢于2005年各月平均水平,也明显慢于同期进口数量的增长。出口总额35.45亿美元,同比增长52.11%,增速比进口总额增长低32个百分点。不过,前2月在汽车产品中,轿车出口仍保持强劲迅猛势头,累计出口超过1万辆,达到10193辆,同比增长2.8倍。
价格稳中略降
据对36个大中城市监测,2006年2月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总体保持稳定,国产汽车价格稳中略降,进口汽车价格小幅上升。
国产汽车价格稳中有降
2月份,国产汽车价格比1月略降0.20%,比去年同期价格下降2.57%。其中,乘用车、客车、载货汽车价格均呈小幅下降走势。
乘用车价格延续去年以来的下降走势,月环比下降0.23%,降幅比上期略有缩小,比去年同期下降4.68%。其中,基本型、运动型乘用车价格分别比1月下降0.14%和0.58%,微型客车价格则比1月略涨0.27%。
商用车来看,客车价格月环比下降0.19%,比去年同期下降0.83%。其中,轻型客车、大型客车价格分别比1月下降0.25%和0.05%。载货汽车价格整体小幅下降,月环比下降0.16%,比去年同期下降2.41%。其中,轻型、中型、重型载货汽车价格分别比1月下降0.28%、0.21%和0.11%,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23%、1.59%和2.91%。
进口汽车价格略有上升
进口汽车价格受2006年新款车型上市带动以及新的汽车消费税政策预期出台等因素影响,2月份价格出现小幅上升,月环比上涨1.30%。其中,进口轿车、进口越野车价格分别比1月上涨1.75%和0.65%。
监测品种中,除宝马745I环比下降0.06%外,其余品种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从监测情况看,今年前2个月全国汽车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预计随着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与汽车税费改革的逐步实施到位,并在国家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生产、销售以及取消地方政府对小排量汽车使用限制的政策措施影响下,全国汽车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稳定。

2006年前2月商用车分类别销售情况 单位:万辆
2月 1-2月累计 累计同比
汽车和汽车底盘 11289 29005 108.4
其中:小轿车(包括整套散件) 5727 12189 51.3
四轮驱动轻型越野车(包括整套散件) 4173 13568 191.5
小客车(9座及以下,包括整套散件) 842 1965 315.4
卡车(包括整套散件) 301 611 158.9
非公路用自卸车(包括整套散件) 3 10 100
专用汽车 69 148 169.1
30座及以上的客车 0 54 -10
10座及29座的客车 111 179 98.9
装有引擎的汽车底盘(单位:台) 28 29 -12.1
前2月销售排名前10的轿车生产厂家和品牌 单位:万辆
2006年1-2月汽车产品进口 单位:辆
2006年前2月汽车产销总体情况 单位:万辆
汽车 乘用车 商用车
产量 销量 产量 销量 产量 销量
1月 52.16 53.01 39.16 41.89 13 11.11
2月 52.98 48.12 37.78 34.47 15.19 13.67
累计 105.14 101.13 76.94 76.36 28.19 24.78
累计同比% 42.28 47.75 62.73 67.61 5.94 8.22
厂家 销量 品牌 销量
上海通用 4.87 夏利 3.02
上海大众 4.61 伊兰特 2.96
奇瑞 4.16 凯越 2.86
北京现代 3.81 桑塔纳 2.38
吉利 3.55 QQ 2.31
东风日产 3.4 帕萨特 1.9
一汽丰田 3.29 雅阁 1.73
一汽大众 3.18 捷达 1.66
一汽夏利 3.18 旗云 1.59
广州本田 2.85 花冠 1.31
2006年前2月乘用车分类别销售情况 单位:万辆
轿车 MPV SUV 微客(交叉型
乘用车)
1月 29.55 1.31 1.49 9.55
2月 23.49 1.19 1.42 8.35
累计销售 53.04 2.5 2.91 17.9
累计销售同比% 85.83 78.32 42.9 31.91
客车 客车非完整车辆 货车 货车非完整车辆 半挂牵引车
1月 1.3 0.58 7.43 1.56 0.37
2月 1.07 0.35 9.62 1.96 0.54
累计销售 2.37 0.93 17.05 3.52 0.91
累计销售同比% 7.19 -3.5 16.98 -15.78 6.11
2005年规模以上汽车企业存货周转和应收帐款周转
产成品 同比增长 应收帐款净额 同比增长
2006年1-2月 678.94 2.96 1343.19 11.68
2005年 669.35 5.71 1331.63 16.27
2004年 613.1 31.96 1069.96 19.73
产品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 亏损企业亏损额
累计值 同比 累计值 同比 累计值 同比
200508 6880.49 7.16 299.56 -42.62 74.22 105.7
200509 7831.40 7.6 350.97 -39.3 77.14 97.96
200510 8738.12 8.18 391.92 -36.68 86.95 86.15
200511 9750.26 9.41 451.33 -29.67 89.26 47.3
200512 11068.36 11.63 513.30 -24.18 94.41 41
200602 1837.72 36.68 80.59 143.84 17.85 -40.5
2005年以来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企业效益指标变化趋势

房地产 投资增速降至5年来最低
投资增速降至五年来最低点
土地开发面积增幅持续回落
2006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购置土地面积346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完成土地开发面积280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2%。作为房地产发展的先行条件,土地购置面积增幅的下降,将使房地产新开发项目受到约束,从而抑制房地产投资的过快增长。
投资增速降至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
受政策影响,自2004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总体上处于下降通道。由于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尚不明朗,许多开发商投资意愿降低,1-2月累计房地产投资增速已降至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较高峰值(48.7%)下降了29个百分点。尽管如此,房地产开发仍然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力量,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仍达27.1%。
中部地区投资增速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
2006年1-2月份,东、中、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额分别达到1031.4亿元、191.6亿元和21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26.4%和15.7%,中部地区投资增长最快,增幅高于东部地区7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10.7个百分点。东、中、西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分别为71.8%、13.3%和14.9%。
从各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增长情况看,2006年1-2月份,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2个省(区、市)的房地产开发增长速度超过平均水平,增长居前的地区是云南、安徽、陕西、山西、内蒙古五个省份,同比增长幅度在40%以上,其中,云南省增速最为强劲,前11个月累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达到51.4%,在10月份的高增长基础上加快2.6个百分点。西藏投资非常有限,且同比负增长;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在连续3个月负增长后于11月小幅上扬。
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速有所加快,住宅投资增速继续放慢
2006年1-2月份,在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品住宅累计完成投资983.73亿元,同比增长22.5%,增幅比2005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办公楼累计完成投资70.85亿元,同比增长6.6%,增幅比2005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商业营业用房累计完成投资173.81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比2005年同期加快5.8个百分点。其他房屋累计完成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比2005年同期下降23.9个百分点。
在住宅投资中,以中低收入阶层为主要需求对象的经济适用房投资增速已经连续14个月负增长,1-2月累计,经济适用房投资下降6.2%。随着投资增速的逐年下滑,其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自2000年以来呈直线下降的态势。2月末,经济适用房供给比例由2000年的10.9%下降到1.9%,降幅达9个百分点,这一状况加剧了房地产供给结构失衡的程度,与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相背离。
1-2月,办公楼投资比重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住宅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具体来看,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分别为68.5%、4.9%和12.1%。受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影响,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5%下降为1.9%。这对于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极为不利。
国内贷款猛增、定金及预收款负增长
2006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到位资金3526.68亿元,同比增长19.7%。作为房地产开发最重要的两个资金来源,银行贷款和定金及预收款,表现截然不同。
2月末,定金及预收款出现了2004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24.5%,其占房地产资金来源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4.7%下降到21.9%,下降12.8个百分点。定金及预收款的大幅度下降反映了购房者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尚未走出观望。1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8.2%,较上季及上年同期分别降低1和3.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的居民购房的意愿明显下降。
银行贷款在经历了2004年的增速回落期后,于2005年6月开始逐步回升,今年2月末,国内贷款猛增44.1%,远远超出去年同期水平。与此同时,银行贷款占房地产开发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提高至28.4%,创200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北京市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比上年同期增长63.5%。这不仅印证了金融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撑作用,而且反映出国内银行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利益结合。在广大居民购房信心不足、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意愿下降的局面下,国内银行为了顺利收回前期已经发放的开发贷款,不得不继续批贷,以支持开发项目的顺利完工和正常销售。
面对紧缩性的金融调控政策,为了确保房地产开发的正常进行,开发企业被迫提高自筹资金的能力,尤其是追加自有资金以保证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企业自有资金增长加快,比重提高。1-2月份,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729.16亿元,同比增长32.9%,其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18.6%提高至20.7%,提高了2.2个百分点。
2006,资金来源中利用外资开始下降。前2月,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23.53亿元,同比下降15.6%,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0.9%下降为0.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5.98亿元,同比增长8%。
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速加快
2006年1-2月份,商品房累计施工面积80259.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7%,增速较2005年同期加快8.5个百分点;同期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3368.3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4.3%,比2005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竣工面积中,商品住宅完成竣工2671.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2%,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近16个百分点。
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
2006年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2%,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从总体上来看,今年2月,全国商品房价格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5%,涨幅与上月持平。但与上月相比,无论是新建商品住房还是二手住房,其销售价格涨势均有所回落。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比1月上涨0.7%,涨幅比1月回落0.1%;二手住房比1月上涨0.5%,涨幅比1月回落0.9%。
虽然房价整体上比较稳定,但局部地区仍然涨幅较大。仍有5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维持在9%以上,这些城市分别为:大连15.1%、呼和浩特14.9%、深圳11.3%、南宁9.9%和成都9.2%。在经济适用房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供给比例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房地产供给结构难以改善,因而,房价仍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
同时,数据显示,非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比较明显。2月份,非住宅商品房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8%,涨幅比上月高1.7%;比上月上涨0.9%,涨幅提高0.2%。其中,办公楼、商业娱乐用房、工业仓储用房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月分别上涨4.5%、5.1%和2.4%,比上月分别上涨0.8%、0.7%和0.2%。
2006年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体情况
实际完成投资额(亿元) 比重(%)
自年初累计 同比(%) 自年初累计 去年同期
实际完成投资额 1436.39 19.7 100 100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256.94 20.7 17.9 17.8
按工程用途分:
住宅 983.73 22.5 68.5 66.9
其中:经济适用房 27.8 -6.2 1.9 2.5
办公楼 70.85 6.6 4.9 5.5
商业营业用房 173.81 25.5 12.1 11.5
其他 208 8.5 14.5 16
2006年1-2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
到位资金(亿元) 比重%
自年初累计 同比% 自年初累计 去年同期
本年资金来源小计 3526.68 19.7 100 100
国内贷款 1000.93 44.1 28.4 23.6
利用外资 23.53 -15.6 0.7 0.9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15.98 8 0.5 0.5
自筹资金 1258.45 30.5 35.7 32.7
其中:自有资金 729.16 32.9 20.7 18.6
其他资金 1243.78 -1.3 35.3 42.8
其中:定金及预付款 771.85 -24.5 21.9 34.7
个人按揭贷款 256.76 7.3
2004年以来国内贷款和定金及预收款的增长情况(%)

机械 行业增长呈现结构性差别
行业利润增速大幅度提高
2006年1-2月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增长速度依然较快,工业总产值的增速在28%以上。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稳定,但增速比上年有所调整,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高,而且比上年同期有较大的提升。
行业利润增速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提升异常明显。通用设备制造业总体上经济效益增长速度有所提升,但各个子行业的经济效益增速走势分化较大。2006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达到74.7亿元,同比增长44.09%,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了11.98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利润完成33.14亿元,同比增长63.15%,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
子行业中,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的利润增长速度比上年有较大提高,分别比上年提高了90.47和36.28个百分点。而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和包装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利润增长速度则明显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调整。机械行业的技术密集度相对较高,行业经济效益增长受能源、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等基础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影响相对较小,良好的市场需求会促进行业经济效益取得较快增长。
亏损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速调整,专用设备制造业亏损增速有所提高,行业内企业的经济效益分化较大,亏损企业亏损额规模较大。2006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8.65%,增幅比上年缩小了7.94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亏损额同比增长9.68%,增幅比上年提高了6.18个百分点。
全行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与收入基本保持一致。
2005年以来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有色金属以及能源价格上涨较大,对机械制造业的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由于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价格不断有所调整,机械制造业的成本上涨压力有所缓解。2006年1-2月机械制造业的销售成本增长速度与销售收入保持相对一致,通用设备制造业成本增速略高于同期销售收入,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成本增长速度与同期销售收入增速持平,子行业中包装设备制造业的成本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影响了行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速提高
2006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有较大下降,波动较大,铸造机械、起重设备和叉车的产量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明显提高。其中,工业锅炉累计完成2.1万吨,同比下降27.11%;电站锅炉累计完成9.38万吨,同比增长10.46%;内燃机累计生产5976.3亿千瓦,同比增长1.02%;金属切割机床产量累计7.78万台,同比增长7.39%。以上产品的产量增速均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铸造机械、起重设备和叉车的累计产量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75.64、12.96和43.53个百分点。
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产量,矿山设备累计产量22.86万吨,同比增长26.94%。金属轧制设备累计产量5.36万吨,同比增长47.03%。模具累计产量119.99万套,同比增长29.7%。大中型拖拉机累计产量3.27万台,同比增长68.56%;小型拖拉机累计产量28.44万台,同比下降25.65%。
2006年1-2月机械制造业销售产值的增长速度较快。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对机械制造业的销售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受投资增速下降、经济增长步伐放慢的影响,通用设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专用设备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长速度则继续比上年有所提高,反映出国民经济的技术升级对机械制造业形成的结构性影响。库存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产成品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专用设备制造业产成品增长速度小幅度提高。
2006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541.01亿元,同比增长28.27%,增长速度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其中风机风扇制造业、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和包装设备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增长速度下降明显,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9.53、12.71和21.49个百分点。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24.55个百分点,提升显著。2005年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881.97亿元,同比增长33.79%,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14.79个百分点。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库存增长速度有一定下降,专用设备制造业库存增长速度有所提高。2006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产成品同比增长13.57%,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4.96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产成品同比增长15.0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86个百分点。
机床、电动机产品出口增速提高较快,进口增速普遍下滑。
前两个月机械行业出口增长速度保持较高的水平,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出口增长速度出现较大调整。2006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出口交货值完成253.75亿元,同比增长24.21%,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30.35个百分点,波动很大。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出口交货值完成108.45亿元,同比增长30.11%,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17.88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口增速相对较快,但也有一定调整。
子行业中,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包装设备制造业的出口交货值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有明显上升,是拉动出口增速的重要行业。其他子行业的出口增长速度均比上年同期有明显下滑。
主要产品出口增长方面,根据海关统计,2006年1月份机械及设备产品出口累计121.18亿美元,同比增长24.1%,比上年同期下降9.4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加工机床累计出口66万台,同比增长40.2%,比上年同期提高32.7个百分点。
进口方面,根据海关统计,2006年1月份机械及设备产品累计进口75.8亿美元,同比增长6.5%,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14.2个百分点,进口增速相对较低。其中锅炉进口累计30台,同比下降30.2%;涡轮喷气发动机进口12台,同比增长500%。金属加工机床累计进口7661台,同比下降14.8%。阀门进口1593万套,同比增长34.2%。
2006年以来机械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中,机械制造业的投资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完成投资78.35亿元,同比增长68.7%,比上年同期有所调整,但增速依然较快。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投资完成54.59亿元,同比增长60.7%,增长上升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1.8个百分点。
未来机床需求量大
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农田水利五大行业对机床的需求量大。从型号来说,对大型、重型机床的需求增多,对小型、一般机床的需求下降;从档次上看,对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增多,对低档、普通机床的需求减少。
汽车和零部件行业:我国今年汽车工业仍处于低速增长期,但零部件产业将加速发展。世界汽车巨头预测,在2007年以前,低成本国家零部件采购额将达到500亿美元,其中70%来自中国。所以我国汽车业重点是大量出口,预计每年的出口量将翻番。汽车发动及零部件装备对机床的需求增加。
机械制造行业:"十一五"期间,以石化通用装备、重型冶金机械等为主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以数控机床为主的高新技术装备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装备制造业中的16个领域对数控机床有着非常大、高水平的需求。
航空航天行业:随着航空民用客机的转包生产的规模和品种的进一步扩大,航空工业的能力建设项目将全面实施,该领域将采购一大批高速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高速龙门铣床等关键设备。
船舶行业:造船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今后几年将加速发展,出口量也显著增加。船舶工业里需求量最大的是柴油机,但现在整机和零件大量依赖进口。当前国家决定在国内生产高水平的柴油机和配套零件,所以就需要大量的高档机床。
农田水利等行业:随着农业机械行业的扩大和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农村对普通机床、中低档机床也有一定的需求。特别是农村城镇化力度的不断加强,对机床也有较大的需求。另外铁路行业,"十一五"将修建9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包括客运和货运在内,这对机床行业来说,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特别是内燃机和大型机械压力机的需求量将增长。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型和特大型建设项目不断开工,加上西部大开发,多功能工程机械的需要量将幅度增长。近年来,国家对基础建设工程有所压缩,但各种重点工程、公路铁路建设并未停止。据预测,未来几年是我国整个工程机械、包括多功能工程机械的旺销时期。市场对过功能工程机械的需要量将远远大于对传统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其他单功能工程机械的需要量。
小功率农用轮式多功能工程机械是将轮式拖拉机改装成工程机械,是农田水利建设急需的产品。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技术也日趋成熟。企业大力开发生产这种产品,既具备了主观条件,又具备了客观条件,有着广阔的市场。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国外除欧美和日本外,基本上都不生产这种特殊的机械产品。这种产品突出的特点是一机多用、机动灵活和价格便宜,同时亚洲国家对多功能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量很大。
(以上报告都由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撰写)

工业总产值 (当年价格) 产品销售收入
实际值(亿元) 增长(%) 增幅比上年
(个百分点) 实际值(亿元) 增长(%) 增幅减上年
(个百分点)
通用设备制造业 1609.44 28.3 -2.13 1481.07 29.18 -1.62
锅炉及原动机制造 241.73 29.91 -8.28 202.33 33.36 5.94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 144.16 29.81 1.76 129.45 30.22 -2.81
起重运输设备制造 204.11 37.39 25.12 188.27 37.04 28.47
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的制造 237.98 27.12 -2.45 220.71 31.04 2.75
轴承、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的制造 127.02 19.68 -9.46 123.42 22.74 -7.86
风机、风扇制造 30.27 19.84 -15.05 26.15 30.41 -8.16
制冷、空调设备制造 108.19 19.5 -9.95 104.58 12.83 -28.65
包装专用设备制造 13.51 6.77 -21.78 12.12 19.2 -19.78
衡器制造 7.95 12.17 -6.04 8.16 17.6 -5.08
专用设备制造业 945.31 33.04 14.28 850.98 34.23 14.38
1-2月累计利润总额和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情况
利润总额 亏损企业亏损额
实际值(亿元) 增长(%) 增幅减上年
(个百分点) 实际值(亿元) 增长(%) 增幅减上年
(个百分点)
通用设备制造业 74.7 44.09 11.98 17.07 8.65 -7.94
锅炉及原动机制造 13.54 62.82 -0.39 2.01 0.36 0.51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 4.41 47.38 36.28 1.77 -10.41 -31.77
起重运输设备制造 9.04 91.55 90.47 2.12 -3.51 -83.09
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的制造 12.15 28.0 8.61 2.38 13.02 4.23
轴承、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的制造 6.02 34.36 -1.76 1.55 19.78 7.43
风机、风扇制造 1.34 66.35 -4.82 0.19 -9.24 41
制冷、空调设备制造 4.89 6.79 -53.94 1.59 14.03 9.48
包装专用设备制造 0.53 -0.34 -73.72 0.27 70.13 32.62
衡器制造 0.56 17.2 27.44 0.07 19.12 18.82
专用设备制造业 33.14 63.15 63.0 15.91 9.68 6.18
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产量
累计产量 同比增长(%) 增速减上年同期
(个百分点)
工业锅炉 (单位:蒸发量吨) 21042.99 -27.11 -33.38
电站锅炉 (单位:蒸发量吨) 93824.20 10.46 -59.14
内燃机 (单位:万千瓦) 59763000.15 1.02 -11.06
电站汽轮机 (单位:千瓦) 8793500.00 37.83 -51.69
电站水轮机 (单位:千瓦) 583926.00 10.09 -33.95
金属切削机床 (单位:台) 77856.00 7.39 -17.94
数控机床 (单位:台) 10917.00 31.23 4.70
铸造机械 (单位:台) 9761.50 84.39 75.64
起重设备 (单位:吨) 244383.54 28.60 12.96
叉车 (单位:台) 12187.00 44.22 43.53
风机 (单位:台) 388152.00 -14.54 -115.27
制冷空调设备 (单位:台(套)) 894693.00 5.13 -34.62
包装机械 (单位:台) 15527.70 0.51 -45.44
1-2月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产量
累计产量 同比增长(%) 增幅减上年同期
(个百分点)
矿山设备 (单位:吨) 228615.48 26.94 -2.31
水泥设备 (单位:吨) 42550.28 -19.70 -16.73
冶炼设备 (单位:吨) 55905.40 37.29 11.98
金属轧制设备 (单位:吨) 53611.60 47.03 -2.01
模具 (单位:套) 1199884.40 29.70 -102.75
塑料加工设备 (单位:吨) 56722.00 15.53 24.84
粮食加工机械 (单位:台) 161243.64 14.32 -28.02
饲料加工机械 (单位:台) 17695.00 -2.10 -26.19
造纸机械 (单位:台) 6626.00 77.59 36.29
印刷机 (单位:吨) 10629.20 2.88 7.06
缝纫机 (单位:架) 2176650.00 58.20 57.18
大中型拖拉机 (单位:台) 32735.00 68.56 49.50
小型拖拉机 (单位:台) 284383.00 -25.65 -16.37
收获机械 (单位:台) 52886.20 48.48 39.09
农业运输机械 (单位:辆) 268730.00 -67.75 -6.17
环境保护专用设备 (单位:台(套)) 10242.90 47.79 40.66(中国证券报)
技术支持 聊城百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