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亿吨级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米阿兼并战分析之五
作者:
admin 发布于:2019-7-23 6:26 Tuesday
近日,米塔尔集团已向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和卢森堡政府递交了长达100页的发展计划书,预计4月份的第2周各有关政府将会对此表明自己的态度。米塔尔宣称,届时将正式公布收购阿赛洛的完整计划。据说,此前米塔尔描绘了一个2亿吨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愿景,而阿赛洛CEO罗莱也提出过,在近几年内将阿赛洛建成1亿吨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这真是,世界级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枭雄各展宏图,令人眩目。细想一下,这也不算什么,我们去年就已经产生了2亿吨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集团。
我们的2亿集团
2005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47亿吨左右,其中,非公有制企业生产了30%多,国有企业占60%多。即便是国有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生产了60%的钢,大约也达到了2亿吨级。这些国企虽然不同程度上都进行了产权多元化改造,但还是国家控股的企业。按照通常的市场规则,这些企业都应该属于国资委旗下的子公司,而这些子公司的产量总和就应当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控股集团达到的规模。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有了2亿吨级的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集团。同样米塔尔集团也正是由许多其控股的企业组成的。但实际上,我们都很清楚,按照企业运行规则,我们的这些国有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除了国有控股这一点共同的属性外,很难看出他们是一个出资人所属的企业。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出资人没到位 前一段时间,资深业内专家谈到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整合重组时多次指出,问题出在出资人没到位。实际上,不仅仅是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整合重组遇到出资人缺位的问题,还有很多旨在加速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都无法回避这一问题。国企改革伴随着经济改革,经历了行政分权、增量改革和整体推进3个阶段,最终走到产权问题上来。近年,国家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企业上市,允许民营资本、外资进入,股改等举措,国有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产权多元化已经初见端倪。然而,国有资产出资人如何到位,也是产权改革的核心,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不解决这个问题,整合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力、自主创新等都会步履蹒跚。从长远看,国有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要真正运行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就必须要解决好产权改革。
中钢投控公司 笔者认为,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解决产权问题,成立中国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钢投控”)。可以借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以“中钢投控”作为中国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国有资产代表,以商业运作方式管理和经营国有资产。“中钢投控”按“公司法”注册,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设立董事会,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董事会50%成员由政府公务员担任。50%由行业专家、经营专家担任。公务员董事主要负责权衡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专家董事主要负责国家投资效益最大化,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公司日常经营则由董事会聘请的职业经理人负责。
未来国有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的国有资产划归“中钢投控”监督管理,“中钢投控”对旗下的公司是控股关系,通过派员出任旗下公司的董事长和董事,落实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但不直接干涉旗下公司的独立运作。“中钢投控”作为控股投资人的存在,对企业运作理念、企业文化、投资战略等多方面都会产生间接影响,从而使旗下企业结成一个在多方面协同经营的集团。
“中钢投资”可以根据所控股的企业业绩和远景决定是否继续注入资金;是否出售,使国有资产变现;是否再投入效益好且有升值空间的其他领域;是否收购有潜力的外资企业或民营企业,促使国有资产整体升值。总之,“中钢投控”不是简单地管理国有资产,还负责国有资本宏观运作,这样可以有效地做到“政企分开”。
出资人在路上
从2004年起,“淡马锡模式”作为国际上国有资产管理的典范为国内相关部门和人士所接受。2005年,一些省市国资委开始推行,相继成立或改造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尝试“淡马锡模式”,江苏成立高科投资,最大限度模仿“淡马锡”;深圳成立市投控公司,尝试“淡马锡模式”。国资委领导也十分看好体现国资高效管理的“淡马锡模式”,不过实际落实的还是参照“淡马锡模式”子公司的样本,建立中央企业董事会。第一批选择了宝钢等7家中央企业作为成立国有公司董事会的试点。去年10月宝钢董事会成立,4名内部董事,5名外部董事。据说,这些外部董事都是熟悉国际事务、精通市场运作的高手。最近,宝钢与新疆八一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厂家敲定整合意向,彰显英气。宝钢董事会被赋予足够的职权,其中包括重大投融资决策权、挑选经理人、考核经理人、决定经理人薪酬的权利,而国资委将只对董事会进行考核。 李荣融评价说:“以前国有企业改革多数是方法上的改进,这次是从体制、制度上的改革。”第二批扩大到20-30家,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新兴铸管等名列其中。估计,鞍钢、武钢、首钢等央企将陆续建立新型董事会制度。到2007年国资委所属企业都会建立新型董事会制度。参照“淡马锡模式”,在央企陆续建立董事会制度后,仍缺少投资控股层。有人认为,届时,国资委会把自己变成“淡马锡”。
不过笔者认为,中国太大了,一个“淡马锡”管理这么多企业未必能做好,应该营造一批“淡马锡”,才更能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成立中国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建立行业的国资投资控股运作层,对行业发展会有更大好处。可能有人会说,这不又回到冶金部的老路上了吗?但此循环,非彼循环。历史发展本身就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 “淡马锡”模式
淡马锡一词是新加坡的旧称,意为“海边的城市”。淡马锡控股成立于1974年,是新加坡政府全资拥有的几家公司中最为知名的一家,是新加坡财政部的全资公司。淡马锡对国有资金的高效运作,资金收益率稳定在16%以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管理模式――“淡马锡模式”。在“淡马锡模式”中,政府作为公司股东,不直接插手企业领导人的任命,不干预企业的日常运转,而只是在组建董事会和健全的董事会运作机制上人手,不拘一格地从全球范围内搜寻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市场运作经验的人担任公司董事、独立董事,帮助下属公司建立完善的首席执行官评价和继任程序,以及健全激励机制等等。淡马锡旗下公司董事会的构成,基本上是政府公务员与民间企业家各一半,公务员代表政府出资的利益,更多考虑国家、社会的公正因素;而民间企业界人士,则保证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运营高效率。 问题没那么简单 正如许多专家、学者所说,中国学习“淡马锡”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央企董事会,提高公司治理绩效,还比较容易实现。但建立淡马锡“一臂距离”管理理念,落实企业自主权,还需要实践检验。能否兼顾国有资本投资回报率、社会公平和行业健康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畅游,也有待检验。在我国目前高级职业经理人匮乏的情况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市场化配置难度很大,“精英治企”能否有效,也要经受考验。最后,国家投资控股层如何形成,更是关键。而这又是涉及体制改革,影响方方面面的事情。 展望未来如果一切进行的顺利,估计下一步,国资委很可能会把现在挂在名下300多个院所和其他机构一勺烩,推行董事会制度的精英管理模式。制造业国企改革的影响还会波及流通等领域。 笔者比较狭隘的眼光看,现在进行的国企改革总觉得有点国有民营或国控民营的味道。不过,无论什么味道,能够切实使国资增值、提高效率、兼顾公平,打造出世界级超一流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巨人就是成功。很多人在说,今年是企业整合重组年,但笔者认为,其中隐含着国企改革攻坚战。我们的亿吨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企业很可能诞生在浴火中。(世界金属导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