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会保持较快增长,但将呈现快速增长中平稳回落的态势。而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消费市场稳中偏旺,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对外贸易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进出口增速差距有望缩小。 从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看,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特别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等,以及国内需求的中周期增长因素趋势没有改变,为我国2006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固定资产投资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平稳回落 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快速增长中平稳回落的态势。2005年前10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达27.6%。在建规模仍然较大。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为22.4万亿元,按上年投资额计算,相当于3年的工作量。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前10个月新开工项目14.7万个,同比增加2.7万个;计划总投资5万多亿元,增长28.5%。从2005年新开工项目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惯性较强;加之"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将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而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平稳回落态势的原因,一是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力度不减,特别是对土地的控制仍然较严。近期对部分地方出现的"以租代征"的错误做法已经叫停,各地在逐步消化了前几年过快征用的农地后,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约束在今年将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二是银行中长期贷款增幅逐步下降。中长期贷款增速放慢将影响今年的投资增速,特别是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三是加工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产能过剩、价格下降使利润空间明显压缩,必然降低企业投资意愿,约束部分行业的投资扩张。四是部分行业外商向我国的产业转移放慢。多年少见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下降对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消费品市场稳中偏旺,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 2006年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首先,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由于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粮食保护价政策有利于农业再现增产增收的局面。2005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6%左右,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呈现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 其次,城市居民收入继续有较大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消费成为城市商业市场主要推动力量。2005年部分地方政府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失业人员补贴等政策措施。2006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将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在收入政策上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将提高公职人员收入水平,并将带动城市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挖掘他们发展型消费的潜力。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扩大即期消费。国家财政支出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出台了较为严厉的制止教育高收费、乱收费的措施,部分城市推出中小学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有关部门对医院收费加强监督,医疗统筹面继续扩大。国家财政将住房改革的货币补贴落到实处,对住房不达标和无房人员进行货币补贴等等。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人性化设计,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 2006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高油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和住房消费难以重现旺市。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 3、进出口增速差距有望缩小,贸易顺差减少 2006年,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是: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尚好,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出口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受国内需求降温影响,投资形成的加工生产能力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企业努力扩大出口。此外,随着结构性投资过热的逐步缓解,能源、基础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总体短缺的格局将带动进口增长逐步回升。加入世贸组织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不利因素主要是:2005年1000亿美元左右的顺差规模将成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无论国际、国内都将采取措施施加影响。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及人民币升值将成为影响2006年进出口的重要因素。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国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环保压力的增大、贸易摩擦的急剧增多、出口退税地方分担压力、抑制"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最新措施等问题都将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抑制作用。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到2005年基数因素的影响,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将呈现均衡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出口将增长20%左右,进口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约1170亿美元,新增贸易顺差由2005年的650亿美元减少为200亿美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