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飞龙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电 话: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机:13863588378
传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联系人:韩经理
电 话: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机:13863588378
传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联系人:韩经理
部分行业面临产能控制政策风险
作者:admin 发布于:2018-12-10 1:22 Monday
被认为存在“潜在产能过剩”的行业,投资仍在迅速膨胀。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去年前11个月,纺织投资增长21.1%,电力投资增长13.5%,煤炭投资增长达28.9%。
一年之前,加上水泥业在内,这四个行业被国家认为是“目前虽然产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规模很大,也潜在着产能过剩问题”的行业。
“部分潜在产能过剩的行业转向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形肯定会出现,而且一些企业会很痛苦。”张汉亚说。
张是国家发改委投资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秘书长。在2005年,他曾预言,2007年中国将出现全面过剩,并由此导致经济趋冷。
潜在与现实之间
一旦被认为是存在产能过剩,则这些行业将面临更高的行业门槛和政策限制。
煤炭行业是被认为的“潜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之一。2006年煤炭产能扩张势头不减,目前在建规模超过6亿吨。
原煤炭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乌荣康说,尽管2006年23亿吨煤卖得也很好,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如果6亿到7亿吨的产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的话,肯定会出现过剩。如果在建产能能够在5到8年之内平稳地释放,市场还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但问题是,企业一般都是想积极地多往市场上投放的。”
实际上,对于煤炭行业,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了总量调控、关小上大、有进有退、产能置换的基本原则,煤炭发展的指导思想已经调整为整合为主、新建为辅。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十一五”期间一律停止审批30万吨/年以下的新建项目。
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最近两年以来,电力产能正经历了一个快速扩张期。三年新增装机约2亿千瓦,装机容量累计增长50%以上。中电联行业发展处一位负责人说,“按照2006年的发展势头看,今年在局部地方可能就会出现过剩现象。”
目前,电力产业政策修订正在加紧进行中。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计划,“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关小步伐,到“十一五”末期,要关掉4000万千瓦,争取关掉5000万千瓦,使电力工业结构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
对于那些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政策,张汉亚说:“中央不会控制得太厉害,经历过几轮宏观调控,政府已经变得越来越有经验。”
实际上,由于投资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因此“过剩是不可避免的,但投资不能下降得过快”。特别是,目前美国经济的走向不稳,因此中国的出口前景还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但是在历次调控中,总是有些领域放不开,比如生产资料领域。张汉亚说,“越是不开放,往往越难以达到目的”。
产能过剩之惑
行业人士并不认为,产能问题已经很突出。实际上,即使是对于一直以来被认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而言,争议仍然很多。
“要判断产能过剩,首先得有一个标准。而如果政府是根据每年企业的拟建和计划投资的规模来推算产能过剩与否,这是有问题的。”冶金规划院副院长李新创说。
在李新创看来,需求是有变化的,而且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很多拟建的项目,或是由于政府的调控或是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可能建不起来;要淘汰的产能没有考虑在内。“如果三年之后淘汰了1亿吨的产能怎么算?”
张汉亚也表示,判断产能过剩与否不能“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只看统计上来的数字,过剩很严重,实际上不会那么严重”。
对于电力行业的产能情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说,局部过剩不代表行业整体产能过剩,随着近几年装机容量的增加,只能说缓解了以前的电力供需矛盾,这其实是件好事。
王永干说,现在的情况是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尽管局部地方可能会出现过剩,这也是正常的。但同时局部地方甚至已经又开始出现供求不足的苗头,比如湖北。可能个别地方会出现过剩,但个别地方也可能会出现不足,紧张和缓和是共存的。
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行业曾经被认为是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说:“2006年我们出了4.2亿吨钢,市场一样消化得很好,现在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价格又涨了起来。判断产能过剩不能只看投资数字,还要看市场、看需求。”
2006年,中国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贸易由之前的进口转为进出口。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出口4300万吨,钢坯出口904万吨,同时进口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1851万吨、钢坯37万吨。
“如果单从国内市场看,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是过剩的,但从国内国际两面看是不过剩的。”李新创说,不能只是简单地给一个行业戴上一个过剩的帽子,不能只注重数量。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去年前11个月,纺织投资增长21.1%,电力投资增长13.5%,煤炭投资增长达28.9%。
一年之前,加上水泥业在内,这四个行业被国家认为是“目前虽然产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规模很大,也潜在着产能过剩问题”的行业。
“部分潜在产能过剩的行业转向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形肯定会出现,而且一些企业会很痛苦。”张汉亚说。
张是国家发改委投资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秘书长。在2005年,他曾预言,2007年中国将出现全面过剩,并由此导致经济趋冷。
潜在与现实之间
一旦被认为是存在产能过剩,则这些行业将面临更高的行业门槛和政策限制。
煤炭行业是被认为的“潜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之一。2006年煤炭产能扩张势头不减,目前在建规模超过6亿吨。
原煤炭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乌荣康说,尽管2006年23亿吨煤卖得也很好,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如果6亿到7亿吨的产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的话,肯定会出现过剩。如果在建产能能够在5到8年之内平稳地释放,市场还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但问题是,企业一般都是想积极地多往市场上投放的。”
实际上,对于煤炭行业,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了总量调控、关小上大、有进有退、产能置换的基本原则,煤炭发展的指导思想已经调整为整合为主、新建为辅。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十一五”期间一律停止审批30万吨/年以下的新建项目。
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最近两年以来,电力产能正经历了一个快速扩张期。三年新增装机约2亿千瓦,装机容量累计增长50%以上。中电联行业发展处一位负责人说,“按照2006年的发展势头看,今年在局部地方可能就会出现过剩现象。”
目前,电力产业政策修订正在加紧进行中。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计划,“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关小步伐,到“十一五”末期,要关掉4000万千瓦,争取关掉5000万千瓦,使电力工业结构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
对于那些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政策,张汉亚说:“中央不会控制得太厉害,经历过几轮宏观调控,政府已经变得越来越有经验。”
实际上,由于投资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因此“过剩是不可避免的,但投资不能下降得过快”。特别是,目前美国经济的走向不稳,因此中国的出口前景还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但是在历次调控中,总是有些领域放不开,比如生产资料领域。张汉亚说,“越是不开放,往往越难以达到目的”。
产能过剩之惑
行业人士并不认为,产能问题已经很突出。实际上,即使是对于一直以来被认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而言,争议仍然很多。
“要判断产能过剩,首先得有一个标准。而如果政府是根据每年企业的拟建和计划投资的规模来推算产能过剩与否,这是有问题的。”冶金规划院副院长李新创说。
在李新创看来,需求是有变化的,而且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很多拟建的项目,或是由于政府的调控或是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可能建不起来;要淘汰的产能没有考虑在内。“如果三年之后淘汰了1亿吨的产能怎么算?”
张汉亚也表示,判断产能过剩与否不能“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只看统计上来的数字,过剩很严重,实际上不会那么严重”。
对于电力行业的产能情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说,局部过剩不代表行业整体产能过剩,随着近几年装机容量的增加,只能说缓解了以前的电力供需矛盾,这其实是件好事。
王永干说,现在的情况是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尽管局部地方可能会出现过剩,这也是正常的。但同时局部地方甚至已经又开始出现供求不足的苗头,比如湖北。可能个别地方会出现过剩,但个别地方也可能会出现不足,紧张和缓和是共存的。
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行业曾经被认为是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说:“2006年我们出了4.2亿吨钢,市场一样消化得很好,现在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价格又涨了起来。判断产能过剩不能只看投资数字,还要看市场、看需求。”
2006年,中国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贸易由之前的进口转为进出口。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出口4300万吨,钢坯出口904万吨,同时进口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1851万吨、钢坯37万吨。
“如果单从国内市场看,不锈钢碳素钢复合管是过剩的,但从国内国际两面看是不过剩的。”李新创说,不能只是简单地给一个行业戴上一个过剩的帽子,不能只注重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