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飞龙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电 话: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机:13863588378
传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联系人:韩经理
电 话: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机:13863588378
传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联系人:韩经理
海外并购:莫让“馅饼”变“陷阱”
作者:admin 发布于:2015-10-23 5:43 Friday
进入6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消息不绝于耳:中铝向澳大利亚力拓增资195亿美元的计划因对方毁约而功亏一篑;四川一家默默无闻的民企腾中重工宣布收购通用旗下品牌“悍马”;中投斥资12亿美元增持摩根士丹利股份;而就在几天前,中国五矿集团收购世界第二大锌矿生产商OZ公司终获成功…… 近半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外部环境云诡波谲,一些知名大公司的资产持续缩水,而市场走势比预期的要明朗,海外并购成本下降,机会多了。面对挡不住的诱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意愿趋强,跨国并购已占海外总投资四成以上。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外贸低迷,以投资带动出口是开拓市场的一条捷径。通过扩大对外投资来重新布局,成为许多企业的新目标。 就并购案例看,尽管不乏五矿这样的幸运者,但总体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迷雾重重,一波三折。从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黯然出局,到中铝丢掉我国最大一起境外并购交易,以及TCL吞下汤姆逊、上汽收购双龙等项目的重挫,中国企业面临的变数在加大,谈判、整合也似乎越来越难。商业利益、政治博弈、文化差异、投资保护主义等种种因素纠结交错,哪道坎没过,并购就满盘皆输。中国企业缺的不是美元,而是丰富的经验、充足的备手、娴熟的实际运作、老练的应变能力,以及对东道国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全球经济走势的敏锐度和准确研判。 “买的不如卖的精”,在国际经贸领域,这一点屡试不爽。20年前,日本企业高调“收购美国”,出足风头,结果自陷泥潭,损失惨痛,如三菱公司花14亿美元买下洛克菲勒中心,不久又以半价奉还原主。印度塔塔集团去年收购福特公司的捷豹和路虎,先后砸下约36亿美元,但至今难如人意。发达国家对外来投资的态度是:“买国债?欢迎。买资源?没门。买核心企业?绝不可能!”谁会把好东西拱手相让?所以,不要总想着一口吃个大的,关键是有没有底气吃下、有没有能耐消化。 海外并购不同于国内资产重组,其复杂性超乎想象。有外电评价:“不少中国人正在购买他们应该避免购买的,那些应该购买的却往往与之擦肩而过。”并购交易确实很刺激,对于还是“新手”的多数中国企业,如果为了逞一时之快,贪大求洋,盲目“冲浪”,可能使眼前的“馅饼”变为“陷阱”。风险控制直接决定海外投资的胜败,央企也好,民企也罢,海外并购目的和方向要明晰,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搞清楚“为啥买?买什么?怎么买?”重点锁定规模适度、技术相对集中、市场前景良好的海外卖家和品牌。 抄底先得摸底,积极更要理性。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过:“没合适的就坚决不做,不能因为便宜而出手。”对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来说,适当加快海外并购步伐,现在正是时候。不过,只有量力而行,稳扎稳打,中国企业才会在海外并购的历练中少交学费,笑到最后。 | ||